九游类似软件

1958年,她毅然回到祖国,终生未嫁,工作到100岁,只为消灭麻风病!

1958年,李桓英收到了世卫组织的续约合同,只要签个字就能继续在国外享受优厚待遇。但你猜怎么着?她拒绝了!

瞒着已在美国定居的家人,孤身一人辗转多国回到了祖国。1."我必须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"

当时很多人不理解:"在国外生活那么好,为什么要回来?"她的回答很坚定:"我是中国人,我的归属就是我的国家,我必须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!"

这不是空话。李桓英从此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医学事业,终身未婚,没能在父母身边尽孝,但她无怨无悔。直到100岁高龄还在工作,最终帮助中国终结了麻风病。

李桓英出身书香世家,祖父是爱国志士,父亲留学德国后归国工作。

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,她从小就心怀大爱。才8岁时,她就在刊物上写道:"德国的公园多半不买门票,但我国的公园没钱的人就进不去,希望管事的人发点大慈爱心,让穷人也能享受美景。"

1939年,她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。那时正值战火纷飞,一路上目睹了太多人间疾苦,播下了"救国救民"的种子。后来她考入美国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,只有一个信念:学好知识,为中国人争口气!

29岁时,李桓英进入世卫组织工作。7年里,她走访多国,积累了丰富的疾病防治经验。但思乡之情越来越浓,特别是钱学森1955年历经千难万阻回国的事深深触动了她。

回国后,李桓英被安排到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。条件简陋,工资不高,但她干得热火朝天,很快完成了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,又开展了麻风抗原检测。为验证药效,她甚至自己当"小白鼠",以身试药!

2.挨家挨户走访"麻风村"的白衣天使

1970年,李桓英来到江苏泰州一个麻风村,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。

这种毁容残肢的传染病被视为可怕的瘟疫,患者被驱赶到偏僻之地隔离,甚至用火烧、土埋和水淹等残酷方式处理。她决心攻克这个难题。

1978年,57岁的李桓英恢复工作后,立即投入麻风病研究。她得知世卫组织正研究一种联合化疗新方法,四处奔走调研,历时近4年完成了报告,获得了世卫组织在中国试点的支持。

李桓英结合中国实际,提出了短程联合化疗方案,选择云南勐腊县的"麻风村"试点。为打消村民对麻风病的恐惧,她主动与患者握手拥抱,不穿隔离衣。她甚至说:"我盼着自己被传染上,好给村民看看我是怎么治好自己的。"

治疗初期遇到了挑战,一些患者出现不良反应,村民开始抵制治疗。李桓英挨家挨户做工作,甚至住在病人家里劝导。随着一些患者病情好转,大家又开始配合。这个村后来改名"曼喃醒",傣语意为"新生"。

试点成功后,李桓英开始全国推广。她跑遍云贵川每个"麻风村",这些地方多偏僻险要,她几次遭遇车祸、翻船,最严重的一次摔断锁骨和肋骨,头部缝了7针。但只要稍微好点,她就又投入工作,直到94岁仍在云南防治一线奔走。

3.终结麻风的一生奉献

在李桓英和几代防治工作者的努力下,中国绝大部分省份已基本消灭麻风病。她的联合化疗经验从1994年起在全球推广,被称为"全球最佳治疗行动"。

这位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人,直到95岁才入党。

她总说:"自己还不行,我还不合格。"这只是因为她对自己要求太高,对名利看得很淡。

李桓英为中国终结麻风病付出了很多,包括亲情和爱情。1958年回国后,她只在1965年探望过一次父母,此后再未相见。

父母去世后,1980年她才去美国扫墓。每次探亲,她总不忘自费购买实验室急需的物品带回国做研究。

2021年,100岁的李桓英仍在为"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"而工作。她说:"回到祖国为人民服务,受到人民认可,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!"

2022年11月25日,李桓英在北京逝世,享年101岁。如她所愿,中国已基本消灭了麻风病,全球防治进程也因她的努力大大加快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    下一篇:没有了    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九游类似软件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